188比分直播:专家团队走进西部开展人工智能STEM教育实践

发布者:新闻中心发布时间:2025-11-13浏览次数:10


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和“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”要求,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,11月6日至8日,上海师范大学STEM教育交叉技术创新中心师生团队一行8人赴贵州纳雍县与贵安新区,开展调研、交流与科普项目,通过培训研讨与入校服务,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,助力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
课程走进校园:以真实情境点燃创新兴趣

来自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、美术学院、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专家团队,走进纳雍县锅圈岩中学、马摆小学及上海师范大学附属贵安实验学校,围绕人工智能语音交互、机器人编程、AI艺术生成与科技美育等主题,开设系列课程与互动体验。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理解人工智能的基础概念与应用场景,科技创新兴趣显著提升。

在锅圈岩中学与马摆小学,团队推出主题课程“走进人工智能——智慧中国的未来之路”,结合“行空板K10——小智”语音对话平台与“悟空机器人”开展课堂演示,呈现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潜力;AI艺术课程“一次奇妙之旅——去敦煌”以敦煌莫高窟为载体,现场生成创意视频,启发学生以科技表达传统文化。课堂互动热烈。其间,李美子、王晨、李储会三位教师与马摆小学教师开展教研活动,手把手培训人工智能教学套件的使用方法。

深化校际协同:以项目化学习提升育人质量

在上师大附属贵安实验学校,专家团队与校长张雷、副校长朱炯座谈,围绕学校数智化教育推进、中小学STEM课程体系建设、教学方法创新与课程开发展开交流。化材学院杨红教授表示,中心面向信息、物理、化学、美术、生物等学科设计项目式学习方案,在不增加师生负担的前提下,以真实场景为引入、以项目为载体,促进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实践。李美子、王晨两位老师介绍了中心建设体系、捐赠情况及典型项目式学习案例。

爱心捐赠与资源共建:以实物支持带动持续实践

中心联合DFRobot公司向三所学校捐赠人工智能科创套件共50套,用于课程实施与学生社团活动,进一步完善实践条件,提升课程落地效果。

此次科普行活动深化了沪黔两地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的协同合作,夯实了长期交流与项目共建基础。上海师范大学STEM教育交叉技术创新中心将持续组织多层次、多学科的教育服务与科普活动,探索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新路径,推动优质资源向西部地区辐射,为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、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。


(供稿、摄影:STEM创新中心)

热点新闻
最新要闻